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您当前位置:人教小语资源网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 >> 浏览文章 
搜索:
闵琴凤A《日记两则》

闵琴凤A《日记两则》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09年02月13日  字体:

  

闵琴凤A《日记两则》
 
 

一、教材简说

《日记两则》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学习

1 导语: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呢?

2 进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

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自读课文,看看写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一读果实和树叶里的生字,再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认识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句,让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

3.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可以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守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

(三)探究阅读

1、分小组阅读质疑

A.自读课文,将两则日记联系起来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

B.小组讨论:讨论交流各自发现的问题(注意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全班交流,在阅读中探究

A.各组派代表说说本组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已解决的有意思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B.各组再根据其他组的介绍,选择一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3、集中问题,共同讨论

A.小组汇报本组讨论交流的情况。

B.全班就一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学生讨论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可以由教师出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学会写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

2、出示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指导书写

(1)巩固读音。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建议再次领读几遍。

(2)观察发现。

同结构:八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3)重点讲解。

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

 

(二)认识日记格式

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朗读再感悟

朗读本课,要重点领会作者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对日记的内容和写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1.自由朗读。

2.在朗读中再次感悟。读第一则日记,要注意指导点拨学生,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埋怨妈妈,因而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一段朗读的难度较大,要多指导。读第二则日记,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四)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篇数不限)。

提示:(1)今天你做了什么?(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什么?(3)你最想干什么?(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本页地址:http://linshi.123ttt.com/html/ernianji_487_16579.html

分享按钮

 

Copyright©2008PepXiaoYu.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15604号-4
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邮箱:pepxiaoyu@163.com